论坛首页 :: 发新帖 :: 刷新 :: 小站首页 :: 登录/注册

西北军2011年“头彩行动”第三报:宣府李信屯堡与旧堡
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表状]


近几天小站论坛比较冷清,发主贴的人很少。其他几个军部都销声匿迹了,只有八两老弟孤军奋战于坛子。为了活跃气氛,支持八两,西北军决定由本人发帖抛砖引玉。于是本人胡乱写上一贴,按照八两的话讲,叫抛砖引砖,或者叫抛砖引瓦也行。
我的帖子比较枯燥,愿意看的看,不愿看的就看看照片。照片都不愿看的以后千万别打开我的帖子了。今晚我不再夜袭八两大营了,八两你踏实的睡吧,不用紧张的巡城当更夫了。

宣府李信屯堡与旧堡
明代宣府镇的防守区域,相当于现今河北张家口长城以内地区加北京延庆县。从自然地势的角度看,防区设置十分合理。
李信屯堡,则在宣府镇极西部,坐于南阳河南岸,与大同镇永嘉堡接界,东西相距十里。现今行政区划为: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王虎屯乡李信屯村,仍然与山西大同地域相接。
嘉靖初,宣府镇共分为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路防守。西路有三城八堡,分别为:万全右卫城、万全左卫城、怀安城、柴沟堡、洗马林堡、西阳河堡、张家口堡、新开口堡、新河口堡、膳房堡、李信屯堡。上述城堡属万全右卫参将统领。
嘉靖后,沿边多事,万全右卫城因距离各城堡遥远,指挥应援不及。于是便将西路拆分为上西路、下西路。万全右卫参将统领上西路,柴沟堡则新设参将一员,统领下西路。
下西路有一城二卫五堡。怀安卫、保安右卫驻怀安城,另有柴沟堡、洗马林堡、西阳河堡、渡口堡、李信屯堡。
(以上史实综合参见《宣府镇志·城堡考》、《宣大山西三镇图说·宣府镇总图说》)
南阳河自山西阳高、天镇二县由西南向东北依山顺势流入河北怀安县境,与东阳河、西阳河相汇后形成阳河。阳河再东与桑干河、妫河相汇,形成永定河南下。阳河亦可写为洋河。
南阳河川在长城内侧,东行过天城城(天镇县城)之后逐渐远离长城。该川平缓宽阔,两面皆山。虏骑若入边南下河川,向东过永嘉堡,便可到达李信屯堡。
南阳河之南,有山名曰炽儿岭。炽儿岭山水沿一条大沟向北流淌,形成沙河,汇入东西向的南阳河。沙河两侧沙质土地极利马匹行走,水源可供万骑饮用无虞。虏骑若过永嘉,既可顺川东进柴沟、万全,逼临宣府,又可沿沟南下蔚县、涞源,威胁紫荆。现有县级公路南北穿越此沟。
李信屯堡便建在沙河西岸、卡在沙河北口,既防虏骑东进,又防虏骑南下,与永嘉堡形成犄角之势,相互呼应。
沙河东岸有旧堡村。该村筑有堡墙,现已残缺不全。有西、南二门,门洞均已无存,只留豁口。其与李信屯堡东南、西北隔河相距一里。
笔者实地测得该旧堡二门坐标、海拔分别为:南门40.30.10N 114.18.09E 海拔930M。西门40.30.16N 114.18.05E 海拔927M。
当地老乡传言,旧堡原为李信屯堡,后因城堡狭窄,又在其西建筑李信屯新堡。旧堡则变为屯粮之堡。
笔者查阅与李信屯有关文章,发现与当地说法大致相同,然史料并不充分,无法证明新堡、旧堡之说的原始出处。
笔者以为,传说虽有其真实性,但不能仅将传说作为依据而定论,须有史料佐证之。
《宣府镇志·城堡考》云:“李信屯堡,高三丈五尺,方二里六十步,门一,门楼一,角楼四,嘉靖十六年都御史韩邦奇委指挥刘辅修筑。”
笔者实地探访沙河西岸李信屯堡,发现只开有东门,该门洞尚在。于瓮城内测得坐标为40.30.24N 114.17.48E 海拔926M。虽然南、西、北三向堡墙已经残缺不全,无法看到堡门,但访问多名老者,均称其它堡墙无门,只有东门,并称东门有三个门洞。目前东门残存有城门洞,瓮城南向有豁口。若老者所说属实,则南侧豁口过去曾为双门洞,此例极为特殊,令笔者疑惑。
明代二里六十步接近一千三百米。使用谷歌卫图测量该堡,周长约一千三百八十米,与史料记载大致吻合。旧堡开有两门,使用谷歌卫图测量,其周长约九百八十米,与史料记载不符,差距较大。史料中未能查找到李信屯堡曾选址改建、迁移的记载。
笔者认为,嘉靖十六年所建城堡,应为现在沙河西岸的李信屯堡,系一次性建成,而非第二次改址建堡。旧堡在大沟之内偏南,视野较窄,而李信屯堡坐于西北,周边视野开阔,可放眼极望南阳河川两侧和永嘉堡方向。李信屯堡若第一次于沙河东岸隔沙河建堡,一旦出现虏情,则无法与西部永嘉堡形成犄角之势,属于败笔。明代军事防守眼光独到,各处长城和城堡选址精准合理,很难出现如此明显的错误。
《宣府镇志·城堡考》在介绍万全右卫管辖的“属堡”时,豁然出现“李信堡”。“属堡”既为下属民堡。
宣府近边,常遭抢掠。特别在嘉靖年间,北虏十数次入边宣大,杀戮甚重。官府因之鼓励民屯建堡立寨,瞭望防守,互为应援,以减少人财损失。我们现今看到沿边许多乡村建有堡墙便因由于此,明代将此类城堡统称为民堡。万全右卫属堡共七十七,现完整抄录如下,以供判断:
“西路万全右卫城……本城属堡曰:宣平、马莲、拒敌、龙池、黑石堰、周家河、顾家沟、逯家湾、杨门、腰店、张家窑、蒋家梁、头百户、东红庙、西红庙、武安、田峪、太师、余宽、李清、徐忠、赵意、李的、李信、田威、梁太、杜谈、贾贤、李虎、王玉、曹全、李受、胡山、张杰、陈林、侯其、王纪、张英、杏园、安家、邹家、乔家、孔家、苏家、梁家、黄家、秦家、吴家、屈家、文家、沙家、暗乾坤庄、吕洪、张贵、深井、榆林、暖店、石门、高庙、吴家、何家、陈家、小杨家、新杨家、旧杨家、忻家北、忻家南、第三、第四、第六、第七、第八、第九、北甘屯、上营、下营,共七十七”。上文第二十四堡,即为李信堡。
明初,延庆州至万全卫一带因前元战事残酷,百姓内迁,人烟几尽绝迹,州县俱废。自永乐年始,从内地大量迁移人口至此,恢复州县,建立卫所,屯田戍边。因此,这一带习惯将村称为屯,上述所列“李信”便为李信屯。
《宣府镇志·城堡考》在介绍各城堡时,已将李信屯堡同万全右卫等城堡并列介绍。因此,万全右卫属堡“李信堡”,非沙河西岸李信屯军堡,而是李信屯民堡,即今沙河东岸之旧堡。
李信屯堡亦有下辖之属堡。《宣府镇志·城堡考》介绍道:李信屯堡“属堡曰:阎家沟、李家屯、史家屯、黄家屯、焦家庄共五,以上九堡俱设兵戍守,故大书”。上文先说属堡有五,而后又说有九,笔者疑“九”为笔误。
笔者已在地图上找到阎家、李家、史家、黄家。说明自明代至今,此地村屯数百年间变化不大,亦说明史料准确,可以信赖。史料又特别强调,上述民堡“俱设兵戍守”,证明该处南北向大沟地理位置重要,系腹里通途。
史料中李信屯军堡下辖“属堡”并无李信屯民堡,原因是该民堡已被万全右卫管辖。李信屯堡与旧堡只相距一里,而万全右卫却距离遥远,如此安排似乎甚不合理。
笔者在《大明会典·卷二十一·仓庾一》查到“两直隶府、州、县、都司、卫仓”名册,其中涉及宣府西路粮仓有:“新开口堡仓、张家口堡仓、西阳河堡仓、万全右卫仓、万全左卫仓、渡口堡仓、李信屯堡仓”。下西路城堡粮仓只涉及到三处。从上文可以得知,并非每一城堡都建有粮仓,须统一调配食用。
《仓庾一》又有以下文字:“嘉靖二十四年题准:今后仓场事务、缉事人役,俱要尊奉诏旨,不许擅自干预”。至此,对万全右卫下辖李信屯民堡的原因完全释然。该粮仓属于军需粮库,理应集中管理,统一分发。旧堡村民传说该堡曾是粮仓,与史料吻合如一。
综上所述,笔者观点如下:
一、李信屯堡非旧堡之延续,而是因应虏情的不断恶化在此创筑的军堡。
二、李信屯民堡是先于李信屯军堡出现的村屯,应有较长历史。嘉靖前后,其为万全右卫属堡,功能随后转变为仓堡。该堡相对于新建而又人气旺盛的李信屯堡而言较为冷落,逐渐称之为旧堡。
三、李信屯军堡名称系由李信屯民堡名称而来。初由万全右卫参将管辖,后由柴沟堡参将管辖。民堡粮仓供应西路或下西路各城堡食用,非独属李信屯军堡粮仓。二堡各自独立。
以上分析乃本人狭隘观点,若有纰漏,敬请斧正。
图片:
1、永嘉堡、李信屯、旧堡、河川之关系
2、李信屯堡、旧堡、河川之关系
3、李信屯堡北堡墙
4、李信屯堡西北角角楼底部残余的条石。

本贴最后一次由诗书修改于2011-01-15 21:12:28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1/1295015028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1/1295015028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1/1295015028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1/12950150283.jpg


大道之不行也久矣!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
本帖由 诗书2011-01-14 22:23:48发表

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表状]


[相关文章]
   西北军2011年“头彩行动”第三报:宣府李信屯堡与旧堡 【诗书】2011-01-14 22:23:48 [3329] (7K)
     比较长,先拜,后读。 【城里人】2011-01-18 22:00:08 [1080] (无内容)
     向你多学习! 【天山】2011-01-18 17:06:46 [1052] (8)
     必须向师叔学习! 【老郑】2011-01-16 21:17:33 [1108] (94)
       凡是两镇结合部都是我的兴奋点。向她郑大爷致敬! 【诗书】2011-01-16 21:41:42 [1013] (44)
         上次咱俩夜摸庐主堡的时候也没见你兴奋 【老郑】2011-01-16 23:30:27 [1214] (124)
     赞! 【老边儿】2011-01-15 13:56:49 [1176] (313)
       老边幽默,把盖部长在慕田峪长城上的讲话 【诗书】2011-01-15 18:58:48 [1163] (32)
     精彩论断,又上了一课 【老成】2011-01-15 08:46:08 [1178] (209)
       老成客气。因为它要避开沙河的冲刷 【诗书】2011-01-15 18:56:34 [1141] (96)
     服了,彻底服了! 【一根儿筋】2011-01-14 23:22:34 [1120] (72)
       洗刷刷哈 【一世无城】2011-01-15 05:21:09 [1136] (18)
         大师抬举。只是凭兴趣而为罢了 【诗书】2011-01-15 19:00:35 [1262] (无内容)
       这这这....是不是在这挖到上好的宝贝了? 【八两饭】2011-01-15 00:27:25 [1144] (595)
         这个……这个,奇怪的问题,我差点不会回答了 【诗书】2011-01-15 00:55:59 [1196] (698)
           大蒜?驱鬼魂哈! 【秋阳】2011-01-16 21:27:39 [1059] (无内容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驱邪避疫 【诗书】2011-01-16 21:46:33 [1078] (无内容)
       写帖子对咱西北军来说是张飞吃豆芽 【诗书】2011-01-15 00:05:46 [1165] (158)
         大先生赶快出书, 肯定大卖!! 【八两饭】2011-01-15 00:38:42 [1114] (125)
     附图:李信屯堡的东门 【诗书】2011-01-14 22:41:21 [1307] (无内容)
     附图:李信屯堡在地图中的位置 【诗书】2011-01-14 22:39:19 [1245] (无内容)
     附图:旧堡的门、墙 【诗书】2011-01-14 22:30:53 [1240] (78)
     附图:旧堡的龙王庙 【诗书】2011-01-14 22:26:37 [1187] (无内容)

www.thegreatwall.com.cn 提供支持    版本:greatwallv2.0.0
Time: 0.30719399452209 Se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