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关注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好行程!
本帖由 司令 于2011-06-09 02:00:04发表
|
前几日上山拍燕长城,偶遇西北方向过来的两位壮汉……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……几番切磋后(省略128字),实在寡不敌众,
于是,荣幸的加入到想慕已久的西北方面军。
光荣参军,有图为证: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26580.jpg
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6-08 08:24:18发表
|
快来人啊,绑匪绑人啦!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秋阳 于2011-06-08 11:13:39发表
|
西北军仁爱为先,扶他上路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8 20:39:25发表
|
这就撕票呀。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秋阳 于2011-06-08 23:05:38发表
|
上路?怎么听着像是要枪毙了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6-08 21:12:08发表
|
没有残存的砖石吗?燕长城也是夯土筑?。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秋阳 于2011-06-08 11:05:49发表
|
有石,砖是绝对没有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6-08 11:10:39发表
|
我觉得很好,为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将来的《长城上的动植物》做出了贡献和准备。
本帖由 随手 于2011-06-08 18:20:21发表
|
啥街景呀?全是叉~~~~~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积雪庐 于2011-06-08 11:20:31发表
|
电脑有问题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6-08 11:42:18发表
|
赶紧修理~~~!!!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061580.jpg

本帖由 积雪庐 于2011-06-08 12:09:18发表
|
十里香和月见草~~~~~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积雪庐 于2011-06-08 09:42:48发表
|
两千年的悲欢离合,一瞬间的猩猩相吸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国人相煎了两千年, 而且, 看不到尽头地将再相煎下去
昨夜, 一个短信惊醒八两的美梦 "我在白虎洞, 这里的特点是有铁路和公路, 兄弟帮我查查东边的情况".....
此时的寻城兄, 行走在黄河西岸....
此时的小虎兄, 看着娃娃那纯真的笑脸....
此时的大先生, 神游在秦燕大战的幻境中....
此时的筋哥,收起冲锋衣熨烫西服...
此时的郑老师, 在整理蒙古农妇的图片....
此时的庐主, 挥毫泼墨抒情怀...
此时的老杜, 强打精神去赴那没有结果的相亲...
此时的八两, 躲过第一场雷暴, 痛饮劫后余生的燕京啤酒...
我的朋友
此时的你
在做些什么呢?
傍晚的京城,半边日落,半边暴雨....
本贴最后一次由八两饭修改于2011-06-07 21:27:54
本帖由 八两饭 于2011-06-07 21:26:37发表
|
诗意中,老杜似乎惨了些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7 21:47:35发表
|
回大先生的话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老杜这还不算惨,本来他还要更惨点,我笔下留情没写出来...
您这图片太少了, 不过瘾, 赶快整点硬菜干货!
图片, 出土物, 文字报告, 一个也不能少!!!!
本帖由 八两饭 于2011-06-07 22:00:04发表
|
nonononononono....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不想扫了筋哥的兴,但兄看到的真不是真辽塔....
鄙人在辽塔下长大的, 小时候夜里经常听见塔上坠砖的声音, 大人说塔有灵, 不会砸的偶的...
古辽塔, 每天黄昏, 都有上万只乌鸦盘旋在周围, 场面非常壮观...呼啦啦黑云一样....吾亲眼见过挂钟的木柱摔到地上, 千年朽木化作齑粉...
辽塔在九十年代全部翻新过, 筋哥图片上的佛像已是十足的当代市井气, 不见古朴威严的风范了.
下图为小时候老房边上的辽塔对比照.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572161.jpg

本帖由 八两饭 于2011-06-07 22:33:36发表
|
我没有评论修复的如何,但这是辽塔无疑。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一根儿筋 于2011-06-07 23:13:34发表
|
嗯,这是必须地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辽塔无疑
望再上些燕长城图片, 抱抱眼福, 也许鄙人今生不能踏上燕长城呢,非常羡慕
本帖由 八两饭 于2011-06-07 23:16:41发表
|
没传上去,这是老辽塔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573230.jpg

本帖由 八两饭 于2011-06-07 22:35:23发表
|
上两张修前修后的佛像对比.....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老家的塔修的较早,在九十年代初期, 修前后的佛像风格差异还不大。 筋哥那塔的佛像,不评论了,只能说工匠一代不如一代了,当代的文物修复,和长城修复一样,结果往往不尽人意....
千年沧桑
修复前, 修复后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582240.jpg
 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582241.jpg

本帖由 八两饭 于2011-06-07 22:50:24发表
|
我这个帖子主要是告知诸君:老郑入伙了,有组织了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因此首先要突出郑老师,长城图片确实少了些。
燕秦长城我走的太少,不敢有什么文字报告。二千多年了,有啥出土物件,早就被刨走了。
倒是郑老师捡了几块玉,可能还有块鸡血石。都是在长城上发现的。
一根筋在跟帖里不是说后备箱有石头吗,那是有所指的。我干脆就说出来了。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7 22:09:52发表
|
跟帖太长了,应当单开一帖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8 17:52:52发表
|
追着一只肥羊,看来羊肉没少吃~~~~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够腐败的~~~~
本帖由 积雪庐 于2011-06-08 19:52:55发表
|
不就是吃了你家两棵白菜嘛,看把俺家羊追的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积雪庐 于2011-06-09 07:36:18发表
|
此帖已被删除! | [关闭] [管理] [树状]
|
此帖已被删除!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6-08 10:24:51发表
|
热烈庆祝郑老师入伙西北军!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虽然隐约感觉有点被胁迫的意思
不过, 还是祝贺郑老师,不! 郑主任,在“西”字号大旗下迎风招展,不!在迎风招展的“西”字号大旗下,给大家带来更多胜利的消息!
本帖由 八两饭 于2011-06-07 22:18:38发表
|
下一个人生大目标是:被自愿加入饭军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6-08 11:08:46发表
|
此帖已被删除! | [关闭] [管理] [树状]
|
此帖已被删除!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8 00:08:55发表
|
就两张图啊????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哪里看出有七八米了?太不过瘾了, 一片青草绿油油啊,强烈要求看更多燕长城图片!
本帖由 八两饭 于2011-06-08 00:11:59发表
|
这是视觉上的差距,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所以我不愿发,发出来很不明显。我觉得走长城的人都有这种体会。现场和照片完全不同,七八米我都说少了。从壕堑底部算起,我看有十米。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8 00:18:11发表
|
诗书印人生,一路观靓景。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鱼跃愉悦 于2011-06-07 13:44:40发表
|
郑老师是稍带手拍拍,庐主是连拍带画啊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鱼跃愉悦 于2011-06-07 13:48:50发表
|
看来证据凿凿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并不是我一人发现。这次我帮你报仇了,他也检查了。同时说明,他这爱野花的毛病不是一年二年了,是长期恶化的结果。作为老师、主任、编辑,今后一定要注意言行。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7 12:00:05发表
|
就是因为我那次批评他拍花,他就把我推井里去了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公报私仇呀~~~
本帖由 积雪庐 于2011-06-07 21:01:25发表
|
推井里的事情我知道,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原来起因就是他拍花,你批评他几句,他就那啥了。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7 21:09:55发表
|
所以他就把我推井里去了~~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还往井里扔了俩石雷~~~~
本帖由 积雪庐 于2011-06-07 21:13:50发表
|
扔了俩石雷?我还真忘了这回事儿。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后来呢?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6-07 21:19:43发表
|
后来我就浑身是伤的从井里爬了出来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积雪庐 于2011-06-08 09:16:29发表
|
你比那俩石雷厉害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孤身在枯井里和两个石雷搏斗,
结果它俩粉身碎骨,
你从井里爬出来了。
你简直是刀枪不入啊!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70640.jpg
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6-08 09:37:44发表
|
郑老师同志回京后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没有回家,而是发扬我军连续作战特点,披星戴月赶往八达岭。虽精神可嘉,但具体目的不详……
本帖由 一根儿筋 于2011-06-07 11:07:02发表
|
刚和老郑通了电话,他现在还在廊坊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7 13:49:01发表
|
刚刚到了八达岭,现在八达岭电闪雷鸣正在下大雨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从廊坊过来时没有走北六环,特意进了趟城去三元桥,给长城志编辑部送专刊,结果东三环巨堵,
然后八达岭高速也巨堵,
重载一车的杂志,在山道上一步步蹭过来
如今干点事真难!
本贴最后一次由老郑修改于2011-06-07 18:28:30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6-07 18:20:48发表
|
关键是后备箱里还有三块大石头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一根儿筋 于2011-06-07 19:14:39发表
|
昨天我说错了,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不是“商周遗址”,是“西周燕都遗址”
http://zhengyan.blshe.com/post/2809/389068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6-07 20:34:04发表
|
我也大概查了一下,不过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琉璃河的“西周燕都”和易县的“燕下都”什么关系,还是没大搞清楚。
本帖由 一根儿筋 于2011-06-07 21:26:30发表
|
简单说就是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最初西周分封时,燕国国都在琉璃河一带,称为上都。后来国都迁到易水河畔,就是今天的易县,称为下都。
荆轲刺秦王就是从燕下都出发,过紫荆关奔西而去。易水河畔,高渐离击筑,荆轲歌曰:风萧萧兮易水寒……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7 21:45:03发表
|
那琉璃河那里和商代又有什么关系?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一根儿筋 于2011-06-07 22:10:40发表
|
就是说,琉璃河一带在殷商时期已有人类活动痕迹了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这里不仅仅是燕上都,在其之前已经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了。所以出土的东西,上限在殷商时期。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7 22:17:41发表
|
切!以后这种事不要和我辩论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7 20:57:20发表
|
那这个呢:琉璃河商周遗址博物馆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还那么得意吗?
琉璃河商周遗址博物馆
http://www.hudong.com/wiki/%E7%90%89%E7%92%83%E6%B2%B3%E5%95%86%E5%91%A8%E9%81%97%E5%9D%80%E5%8D%9A%E7%89%A9%E9%A6%86
琉璃河商周遗址博物馆 - 简介
遗址分为三个部分:古城址、居住区和墓葬区。古城址北城长830米,仅保留了西北、东北两个城角,从中可以推测这里原是一座长方形的古城。从城区的底基看,中间是厚的主城墙,内外又各附筑一层护城坡,都用黄土层层夯筑。城墙外面还有保卫用的环城壕沟。 古城内的遗址,尚未大量发掘,但从已发现的西周时的绳纹瓦,说明曾经有过宫殿建筑或贵族居室的遗存。
相关链接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6-07 21:11:02发表
|
补充:是先到廊坊,再赶往八达岭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6-07 12:01:18发表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