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首页 :: 发新帖 :: 刷新 :: 小站首页 :: 登录/注册

老郑志愿加入西北军,并随军探寻燕秦长城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郑老师同志于去年十月便已申请志愿加入西北军,书面表示了最迫切的愿望。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考察,我军认为该同志已具备了资格,于本月正式批准,授予军政治部主任一职。老普同志已于去年担任了军参谋长一职,此次老郑发现与老普同级,欣喜若狂,送礼之后加入了端午假期探寻团,随军前往围场、赤峰看望燕秦长城。
我军首先到达康熙围猎的木兰围场北坡,查找到了燕秦长城,追寻了若干公里。老郑不但积极参与查找,同时对于长城脚下的牲口、老农产生了浓厚兴趣,认真拍照。不想因过于兴奋,体力消耗甚大,走路打晃。当被搀扶到乾隆题字石碑处时,已然虚脱。
我军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,兼程到达赤峰燕长城,并宿于山巅。当我等第二天继续上攀时,郑老师忽然提出要下山看守车辆,于是分手。
我目视该同志下山,远远望见老郑正在拍照花草,本人勃然怒之,下山后谴责其不爱长城爱花草的行为,该同志已经进行了自我反省,保证不再。
随后,我军下山,有寻找到了数处古迹,待以后介绍。

1、老郑正在燕秦长城脚下拍照老农、牲口,兴致高昂。
2、3、正在查看燕秦长城
4、郑老师虚脱,被搀扶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5926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5926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5926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59263.jpg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6 23:58:46发表


辽中京遗址和辽中京博物馆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遗址在赤峰市宁城县大明乡。
公元 907 年,游牧于潢水(今赤峰市西拉木伦河畔)之滨的契丹民族建立了契丹国。耶律德光继帝位后改国号“辽”。为巩固疆土,加强统治,辽相继修建了上京临潢府(今赤峰市林东镇)、东京辽阳府(辽宁省辽阳市)、南京析津府(北京市)、中京大定府(内蒙古宁城县)、西京大同府(山西省大同市),谓之辽代五京。
中京是辽最大的陪都,其地理位置与中原地相近,自古为辽河上游,燕山以北少数民族杂居地带,为辽国的咽喉,在辽代后期军事、战略、经济上有极重要的重要作用。
据资料记载,城周长达15公里,由外城、内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。外城东西长4200米,南北宽3500米,城墙的残垣高度一般在4至6米之间,城基宽11-15米,夯土层厚10-15厘米。
据说外城的南部为汉族居住区,有坊市、庙宇、民居、官署、驿馆等建筑。
现在遗址内还有两座砖塔基本完好。


下面照片上的建筑是遗址里的“辽中京博物馆”

本贴最后一次由老郑修改于2011-06-09 08:58:25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80970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80970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80970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809703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9 08:56:10发表


辽中京遗址中的大明塔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大明塔筑于高约6米的夯土台基上,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式,高74米。
须弥塔座,上部砌出仰莲瓣,经改造修建,成为每边宽14米、高17米的直壁。
塔身第一层每面嵌镶浮雕造像,正中镶成起券佛龛,龛内莲座上坐佛像,姿势各不相同,佛像两侧为菩萨、力土像,塑像之上砌出华盖,两侧上方各有飞天一对。浮雕刀法简练,线条流畅,形象庄严,是辽代雕塑艺术中的佳作。
每面的转角柱都砌成塔形,上刻塔铭及佛名。
此塔始建于辽代中期,传为感圣寺内的佛舍利塔,今塔前仍有旧寺遗迹。
经历代修缮,塔及塔座已失原貌,塔上第一层南面还有清咸丰四年(1854年)重修时的蒙古文题记,是现存辽塔中最大的一座。
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下面有一张照片显示,这里香火旺盛。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82315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82315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82315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823153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9 09:18:35发表


关注!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好行程!



本帖由 司令2011-06-09 02:00:04发表


前几日上山拍燕长城,偶遇西北方向过来的两位壮汉……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……几番切磋后(省略128字),实在寡不敌众,
于是,荣幸的加入到想慕已久的西北方面军。

光荣参军,有图为证:

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26580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08:24:18发表


快来人啊,绑匪绑人啦!!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秋阳2011-06-08 11:13:39发表


西北军仁爱为先,扶他上路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8 20:39:25发表


这就撕票呀。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秋阳2011-06-08 23:05:38发表


上路?怎么听着像是要枪毙了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21:12:08发表


西北军考察位于内蒙赤峰的燕北内长城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6250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6250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6250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62503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09:24:10发表


没有残存的砖石吗?燕长城也是夯土筑?。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秋阳2011-06-08 11:05:49发表


有石,砖是绝对没有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11:10:39发表


灿烂阳光下的燕北长城动、植物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6060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6060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6060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60603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09:21:00发表


我觉得很好,为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将来的《长城上的动植物》做出了贡献和准备。



本帖由 随手2011-06-08 18:20:21发表


此处长城上的一些地表植物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5775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5775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5775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57753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09:16:15发表


我们在赤峰住了一晚,发几张赤峰街景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近来内蒙传说多多,我们看到的是一派祥和。

住在王昭君她们家了

早晨的街景

晨练

政府大楼前的早晨

路口

住的昭君家,吃的是锅贴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09:54:08发表


啥街景呀?全是叉~~~~~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积雪庐2011-06-08 11:20:31发表


电脑有问题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11:42:18发表


赶紧修理~~~!!!!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061580.jpg



本帖由 积雪庐2011-06-08 12:09:18发表


十里香和月见草~~~~~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积雪庐2011-06-08 09:42:48发表


两千年的悲欢离合,一瞬间的猩猩相吸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国人相煎了两千年, 而且, 看不到尽头地将再相煎下去

昨夜, 一个短信惊醒八两的美梦 "我在白虎洞, 这里的特点是有铁路和公路, 兄弟帮我查查东边的情况".....

此时的寻城兄, 行走在黄河西岸....

此时的小虎兄, 看着娃娃那纯真的笑脸....

此时的大先生, 神游在秦燕大战的幻境中....

此时的筋哥,收起冲锋衣熨烫西服...

此时的郑老师, 在整理蒙古农妇的图片....

此时的庐主, 挥毫泼墨抒情怀...

此时的老杜, 强打精神去赴那没有结果的相亲...

此时的八两, 躲过第一场雷暴, 痛饮劫后余生的燕京啤酒...

我的朋友

此时的你

在做些什么呢?






傍晚的京城,半边日落,半边暴雨....
















本贴最后一次由八两饭修改于2011-06-07 21:27:54



本帖由 八两饭2011-06-07 21:26:37发表


诗意中,老杜似乎惨了些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7 21:47:35发表


回大先生的话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老杜这还不算惨,本来他还要更惨点,我笔下留情没写出来...

您这图片太少了, 不过瘾, 赶快整点硬菜干货!

图片, 出土物, 文字报告, 一个也不能少!!!!




















本帖由 八两饭2011-06-07 22:00:04发表


既然如此,先让八两过过眼瘾!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我见过的最震撼的辽塔。
高度全国第三,体积全国第一!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56387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56387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563872.jpg



本帖由 一根儿筋2011-06-07 22:19:47发表


nonononononono....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不想扫了筋哥的兴,但兄看到的真不是真辽塔....

鄙人在辽塔下长大的, 小时候夜里经常听见塔上坠砖的声音, 大人说塔有灵, 不会砸的偶的...

古辽塔, 每天黄昏, 都有上万只乌鸦盘旋在周围, 场面非常壮观...呼啦啦黑云一样....吾亲眼见过挂钟的木柱摔到地上, 千年朽木化作齑粉...

辽塔在九十年代全部翻新过, 筋哥图片上的佛像已是十足的当代市井气, 不见古朴威严的风范了.

下图为小时候老房边上的辽塔对比照.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572161.jpg



本帖由 八两饭2011-06-07 22:33:36发表


我没有评论修复的如何,但这是辽塔无疑。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一根儿筋2011-06-07 23:13:34发表


嗯,这是必须地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辽塔无疑

望再上些燕长城图片, 抱抱眼福, 也许鄙人今生不能踏上燕长城呢,非常羡慕














本帖由 八两饭2011-06-07 23:16:41发表


没传上去,这是老辽塔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573230.jpg



本帖由 八两饭2011-06-07 22:35:23发表


上两张修前修后的佛像对比.....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老家的塔修的较早,在九十年代初期, 修前后的佛像风格差异还不大。 筋哥那塔的佛像,不评论了,只能说工匠一代不如一代了,当代的文物修复,和长城修复一样,结果往往不尽人意....



千年沧桑

修复前, 修复后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58224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582241.jpg



本帖由 八两饭2011-06-07 22:50:24发表


我这个帖子主要是告知诸君:老郑入伙了,有组织了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因此首先要突出郑老师,长城图片确实少了些。
燕秦长城我走的太少,不敢有什么文字报告。二千多年了,有啥出土物件,早就被刨走了。
倒是郑老师捡了几块玉,可能还有块鸡血石。都是在长城上发现的。
一根筋在跟帖里不是说后备箱有石头吗,那是有所指的。我干脆就说出来了。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7 22:09:52发表


西北军考察位于河北围场坝上的燕秦古长城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西北军能征善战,
继6月6号考察了内蒙赤峰燕长城之后,
又一鼓作气于6月5号穿越金山岭麒麟楼时光隧道,考察了位于河北围场坝上的燕秦古长城。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664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664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664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6643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10:21:04发表


跟帖太长了,应当单开一帖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8 17:52:52发表


西北军考察位于河北围场坝上的燕秦古长城 -2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00178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00178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00178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001783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10:29:38发表


西北军考察位于河北围场坝上的燕秦古长城 -3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00069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00069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00069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000693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10:27:49发表


追着一只肥羊,看来羊肉没少吃~~~~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够腐败的~~~~



本帖由 积雪庐2011-06-08 19:52:55发表


抓住庐主的肥羊!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可惜跑了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36382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36382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5363822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20:33:02发表


不就是吃了你家两棵白菜嘛,看把俺家羊追的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积雪庐2011-06-09 07:36:18发表


西北军考察位于河北围场坝上的燕秦古长城 -4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976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976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976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9763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10:26:16发表


西北军考察位于河北围场坝上的燕秦古长城 -5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810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810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810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98103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10:23:30发表


此帖已被删除!
[关闭] [管理] [树状]

此帖已被删除!
 
 
 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10:24:51发表
热烈庆祝郑老师入伙西北军!!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虽然隐约感觉有点被胁迫的意思


不过, 还是祝贺郑老师,不! 郑主任,在“西”字号大旗下迎风招展,不!在迎风招展的“西”字号大旗下,给大家带来更多胜利的消息!














本帖由 八两饭2011-06-07 22:18:38发表


下一个人生大目标是:被自愿加入饭军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11:08:46发表


我看八两这么迫切,再发几张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首先声明,郑老师是志愿入伙,这几天激动的夜不能寐。
先发四张围场的片子:
1、前方长城痕迹还算明显,近处土垣已被山水冲平。
2、上山的长城很宽大,残高有七八米,右侧下方是壕堑,高处是土墩。
3、下山的长城之上长满了松树
4、郑老师走在长城上。右侧已被山水冲下的土壤填平,种上庄稼。左侧残高约五六米。后侧大树处是土墩残迹。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63052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63052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63052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630523.jpg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8 00:10:52发表


再发几张赤峰的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1、远看上山的燕长城
2、山脊上的烽燧残迹
3、4、烽燧残迹远照和近照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63307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63307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63307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633073.jpg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8 00:15:07发表


此帖已被删除!
[关闭] [管理] [树状]

此帖已被删除!
 
 
 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8 00:08:55发表
就两张图啊????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哪里看出有七八米了?太不过瘾了, 一片青草绿油油啊,强烈要求看更多燕长城图片!












本帖由 八两饭2011-06-08 00:11:59发表


这是视觉上的差距,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所以我不愿发,发出来很不明显。我觉得走长城的人都有这种体会。现场和照片完全不同,七八米我都说少了。从壕堑底部算起,我看有十米。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8 00:18:11发表


诗书印人生,一路观靓景。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鱼跃愉悦2011-06-07 13:44:40发表


郑老师的确有爱拍花的毛病~~~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话说那一日,兄弟二人翻过金山岭长城,穿过砖垛子关口,沿着羊肠小道一路盘旋下山,转眼下到了沟底。沟中极静,只能听到那嗡嗡的蜜蜂飞来绕去。原来沟中开满了密密匝匝的野花,是那野花把蜜蜂们勾引到了这世外桃园中。记得有一句歌词:“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”,没工夫采就拍一拍还是可以滴,于是我就忙得不亦乐乎地拍了起来。这下可引起了郑大兄的不满,一本正经地跟俺说:“咱们可是去找长城的,你全都把时间放在拍野花上,那可就误了正事了。再说了!你个大老爷们喜欢什么花呀?那可都是女人才干的事”。把俺好生数落了一顿。俺一听这话那就赶紧走吧,再回头一瞧那郑大兄站在花丛边不见脚步挪动,嘴里还嘀咕着:“这野花是好看哈!"

一边说着就哈下了腰,情不自禁地举起了手中的相机,只听“咔嚓”一声,嘿~~~~~刚才说我,他怎么也拍上了。
拍完后还不见他转身走,只见老兄又蹲了下去,只听“咔嚓!”,嘿~~~~~他又拍了一张!。后来再一瞧,人家索性趴了下去,就跟那蜜蜂似的,将全身都钻入到了野花丛中。后来我明白了,原来老郑兄也偷偷爱野花!

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17958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17958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179582.jpg



本帖由 积雪庐2011-06-07 11:39:18发表


郑老师是稍带手拍拍,庐主是连拍带画啊!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鱼跃愉悦2011-06-07 13:48:50发表


看来证据凿凿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并不是我一人发现。这次我帮你报仇了,他也检查了。同时说明,他这爱野花的毛病不是一年二年了,是长期恶化的结果。作为老师、主任、编辑,今后一定要注意言行。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7 12:00:05发表


就是因为我那次批评他拍花,他就把我推井里去了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公报私仇呀~~~



本帖由 积雪庐2011-06-07 21:01:25发表


推井里的事情我知道,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原来起因就是他拍花,你批评他几句,他就那啥了。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7 21:09:55发表


所以他就把我推井里去了~~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还往井里扔了俩石雷~~~~



本帖由 积雪庐2011-06-07 21:13:50发表


扔了俩石雷?我还真忘了这回事儿。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后来呢?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7 21:19:43发表


后来我就浑身是伤的从井里爬了出来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积雪庐2011-06-08 09:16:29发表


你比那俩石雷厉害!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孤身在枯井里和两个石雷搏斗,
结果它俩粉身碎骨,
你从井里爬出来了。

你简直是刀枪不入啊!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4970640.jpg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8 09:37:44发表


郑老师同志回京后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没有回家,而是发扬我军连续作战特点,披星戴月赶往八达岭。虽精神可嘉,但具体目的不详……



本帖由 一根儿筋2011-06-07 11:07:02发表


刚和老郑通了电话,他现在还在廊坊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7 13:49:01发表


刚刚到了八达岭,现在八达岭电闪雷鸣正在下大雨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从廊坊过来时没有走北六环,特意进了趟城去三元桥,给长城志编辑部送专刊,结果东三环巨堵,
然后八达岭高速也巨堵,
重载一车的杂志,在山道上一步步蹭过来
如今干点事真难!

本贴最后一次由老郑修改于2011-06-07 18:28:30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7 18:20:48发表


关键是后备箱里还有三块大石头!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一根儿筋2011-06-07 19:14:39发表


昨天我说错了,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不是“商周遗址”,是“西周燕都遗址”
http://zhengyan.blshe.com/post/2809/389068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7 20:34:04发表


我也大概查了一下,不过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琉璃河的“西周燕都”和易县的“燕下都”什么关系,还是没大搞清楚。



本帖由 一根儿筋2011-06-07 21:26:30发表


简单说就是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最初西周分封时,燕国国都在琉璃河一带,称为上都。后来国都迁到易水河畔,就是今天的易县,称为下都。
荆轲刺秦王就是从燕下都出发,过紫荆关奔西而去。易水河畔,高渐离击筑,荆轲歌曰:风萧萧兮易水寒……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7 21:45:03发表


那琉璃河那里和商代又有什么关系?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一根儿筋2011-06-07 22:10:40发表


就是说,琉璃河一带在殷商时期已有人类活动痕迹了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这里不仅仅是燕上都,在其之前已经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了。所以出土的东西,上限在殷商时期。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7 22:17:41发表


切!以后这种事不要和我辩论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7 20:57:20发表


那这个呢:琉璃河商周遗址博物馆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还那么得意吗?

琉璃河商周遗址博物馆
http://www.hudong.com/wiki/%E7%90%89%E7%92%83%E6%B2%B3%E5%95%86%E5%91%A8%E9%81%97%E5%9D%80%E5%8D%9A%E7%89%A9%E9%A6%86

琉璃河商周遗址博物馆 - 简介
遗址分为三个部分:古城址、居住区和墓葬区。古城址北城长830米,仅保留了西北、东北两个城角,从中可以推测这里原是一座长方形的古城。从城区的底基看,中间是厚的主城墙,内外又各附筑一层护城坡,都用黄土层层夯筑。城墙外面还有保卫用的环城壕沟。 古城内的遗址,尚未大量发掘,但从已发现的西周时的绳纹瓦,说明曾经有过宫殿建筑或贵族居室的遗存。

相关链接



本帖由 老郑2011-06-07 21:11:02发表


补充:是先到廊坊,再赶往八达岭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7 12:01:18发表


我们走过的燕长城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1、郑老师在赤峰燕北长城山脊。
2、郑老师下山拍花草
3、一根筋赤膊上阵
4、我们走过的燕长城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6367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6367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6367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63673.jpg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7 00:06:07发表


燕长城脚下风调雨顺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1、2、清晰的燕长城痕迹
3、想不到这一带可以种植水稻
4、庄稼地里的和谐景象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6637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6637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6637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6/13073766373.jpg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6-07 00:10:37发表



www.thegreatwall.com.cn 提供支持    版本:greatwallv2.0.0
Time: 0.010057210922241 Se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