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首页 :: 发新帖 :: 刷新 :: 小站首页 :: 登录/注册

朋友领我看长城-龙泉关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“长城”俩字渉及的范围和包括的内容实在太大太多.凭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.好在我结识几个热爱长城的仁人志士有心帮我.马骏、王盛宇二位老师亦是.近日王盛宇大夫邀我同去长城,由马骏策划参谋到河北阜平的山中补课.三天驱车千余里,大饱眼福.特择几副为求知长城增砖添瓦,并以此表达对马骏、王盛宇二位老师的敬谢之意.
图一;从山西地界看长城岭的巨大关门,又称龙泉关上关,(为永乐年间1403-1424建).
图二;已有垂涎者进驻开发长城岭.
图三;从河北地界看长城岭的关门
图四;从关门北坡俯看长城岭的关门和马面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6802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6802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6802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68023.jpg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5 20:33:22发表


长城岭的关门有特色,最好在开发前去一趟.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长城內外2011-06-06 23:13:14发表


龙泉关的通道还是很宽阔的,有机会要拜访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5-28 12:58:37发表


呵!这一圈不小,一定有不少故事.代问二位老师好.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贴最后一次由秋阳修改于2011-05-27 17:30:33



本帖由 秋阳2011-05-26 19:35:53发表


谢谢秋阳问候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事故的没有,故事的很多,怀念与阁下一起爬长城的日子。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7 16:00:41发表


严老师是我辈的榜样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希望我到您的岁数也有您这样好的身体状况,仍然能行走在长城上!

几年不见,马骏的胡子都蓄起来了,简直不敢认了!



本帖由 小虎2011-05-26 09:38:29发表


谢谢版主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特送茨字2号楼内丁香一枝与版主千金.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4043880.jpg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6 18:06:28发表


给严老满酒一碗~~~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春节从那里过,没有停车,一出溜就奔下面那座关城了~~~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66235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662351.jpg



本帖由 积雪庐2011-05-26 07:30:35发表


谢谢庐主补充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此关车辚马萧拥堵不堪,我车苦等时见一武警牌车牛轰轰占逆行而上,我车立码左跟,不料山洪般六轴铁流滚滚而来,武警牌车不牛一闪躲了,苦了我车,急忙见缝插针躲过一劫.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4045780.jpg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6 18:09:38发表


严老师英武!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

本帖由 一根儿筋2011-05-25 23:34:14发表


谢谢一根儿筋。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此行王盛宇大夫还领我参拜了晋察冀烈士陵园,白求恩,柯立华,付莱,均长眠此陵园.我等发现陵园周围有高大夯土墙应是古迹,烈士陵园值得一拜.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4047490.jpg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6 18:12:29发表


朋友领我看长城-2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图五;关门北面的石砌马面
图六;关门北坡上的石砌石台
图七;石台上的马骏老师
图八;石墙上的王盛宇老师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051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051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051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0513.jpg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5 20:37:31发表


朋友领我看长城-3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图九;与龙泉关下关隔街相对的政府机构
图十;龙泉关下关(正统二年1437建)比上关晚十多年,还小了许多,儿子不如老子.
图十一;在关门内看关门洞.
图十二;山坡上残留的龙泉关土城墙.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230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230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230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2303.jpg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5 20:40:30发表


朋友领我看长城-4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图十三;阜平吴王口乡临河而立的茨字16号台.
图十四;16号台的精致门匾石刻.
图十五;16号台础条石刻大字“小蓬莱”
图十六;16号台础条石上的崇祯七年1634吴王口管总表功刻字(请诗书老师解读)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490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490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490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4903.jpg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5 20:44:50发表


回复军都山老师:明代吴王口敌台刻划文字判断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二千零四年十一休假期间,我随老普、村长、随手、闷闷等人前往吴王口探查,在“茨字十六号台”发现有刻划文字。
吴王口为明代内长城隘口,坐于河北省阜平县西部山区。此地为冀、晋交界处,周边群山环绕、沟壑纵横、峰峦相叠。由吴王口向东沿大川出山,可达河北平原地区。
该地有一条大沟自吴王口始,弯曲四十余里,可由东南向西北进入山西灵丘县。
沿沟底内行,两旁山崖耸峙相向,陡峭异常,崖壁几尽直角,高度在五六十米至百米不等。沟内较窄处仅三四十米,一条山溪与小路在沟底并行,幽静异常。此沟当地人习惯称之为“川”。
进入沟口二里许,转弯处有敌楼一座,路边依山矗立。该楼明代编号为“茨字十六号台”,当地人称其为“下台楼”。再向口内转行一里许,山腰处仍有敌楼一座,明代编号为“茨字十五号台”,当地人称之为“上台楼”。两座敌楼式样均为空心敌楼,前、后错落而建,互为犄角之势。
“茨字十六号台”南立面下部基础条石上,刻划有文字。中央部位刻有刻有行书“小蓬莱”三字,每字斗大,落款为“孔闻诗题”。西侧又有几竖行小字。现将几竖行文字做一简要判断,以期抛砖引玉。
全文如下:
明崇祯甲戌奴酋内犯寇茨
沟我兵奋勇歼奴殆尽奴
拼死夺竹帛口而出诚哉
我岗我陵我泉我池矣仲
秋九日井陉兵备道阙里
孔闻诗识 吴王口管总杨天受(或文)造
根据上文,断句如下:
“明崇祯甲戌,奴酋内犯寇茨沟,我兵奋勇歼奴殆尽,奴拼死夺竹帛口而出。诚哉,我岗!我陵!我泉!我池矣!仲秋九日,井陉兵备道,阙里孔闻诗识,吴王口管总杨天受造”。
以上文字应当属于记事性质。现需要对成文时间和文字内容做一番理解。
一、 成文时间
朱由检是明代最后一帝,庙号思宗,年号崇祯。思宗于戊辰年登基,即西元1628年。甲戌年为崇祯七年,即西元1634年。
仲一般理解为二。农历七、八、九三个月为秋季,仲秋就是将秋季平分,为秋季的第二月。 因此成文时间为1634年农历8月9日。
二、文内名词解释
茨沟:吴王口西北约四十里有茨沟营,驻扎有官军负责周边防务。此地归属茨沟营管辖,因此,敌楼编号以茨字为始。
竹帛口:明代茨沟营管辖的一处隘口,在神堂堡附近。
奴:明代,虏专指蒙古人,而奴专指女真人,也称女直。自万历年间开始,女真人不断攻打明朝,在《明实录》等各种史书中,奴字大量出现。奴酋就是率队的军官、首领。
岗、陵、泉、池:岗即山岗,陵应为陵墓,泉即水,池即城。明代山陵专指明陵寝,即现在的十三陵。明代建立内长城,目的单一,就是防守陵寝和北京。陵寝代表祖宗,北京又是大明的中心。因此,驱除清兵后,孔闻诗自豪地发出了保卫山河的赞叹。
三、当时形势
万历四十四年(西元1616年),女真人努尔哈赤建立后金,(后改为清)。自此不断骚扰、攻打明朝。天启二年(西元1622年),辽东大部陷落,军民涌入关内,奸细混杂其中,清兵开始入犯边墙以内。崇祯十七年(西元1644年),清兵入关,夺取李闯政权。而在清兵破山海之前,已多次侵入京畿,并曾攻至北京城下。崇祯时期较大规模有三次:崇祯二年、崇祯七年和崇祯九年。
据《明实录》载:崇祯二年“冬十月戊寅,清兵入大安口,分入龙井口,又分入马兰谷。十一月丙戌,清兵围遵化。十一月辛卯,清兵将西越蓟州,崇焕引兵西拒之,攻蓟州,取玉田、三河、香河、顺义诸县,十一月庚子,清兵大至(北京)十一月丁未,清兵攻南城”。
据《明实录》载:“崇祯七年七月癸巳(西元1634年),京师戒严,清兵屯膳房堡沙岭,往阳和。七月戊戌,清兵四略永宁。命保定巡抚丁魁楚移驻紫荆关,山西巡抚戴恩君移雁门关,总督陈洪范移驻居庸关。闰八月乙丑,清兵出塞归,计驻宣大逾五旬”。
《明季北略·清兵入关》第一百二十九条亦载:“甲戌七月七日辛卯,入大同、张家口。初八日壬辰,入保安、怀来。初九日癸巳,京师戒严。十三日丁酉,围宣府,屯天寿山。十四戊戌,驰入永宁。十六日庚子,围大同左卫,破保安州,杀知州阎生斗。已酉,至朔州,围浑源州。八月丙辰,破代州,分道进:东至繁峙,中至八角,西至三岔,入崞、代,陷灵丘县。闰八月辛未,攻保定竹帛口,杀千总张修身,攻宣府万全左卫,乃出塞。”
根据上述史料,吴王口官军与奴酋的战事,是在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与清兵发生的。于是,八月就有了“茨字十六号台”的刻划文字。
四、“孔闻诗识”
识,可理解为标识、标记、表识,较为随意,并未立碑。孔闻诗其人将此次战斗用文字扼要叙述、赞叹一番。
孔闻诗何人?
孔闻诗,孔子六十二代嫡孙,官方认可,孔氏家谱也赫然在目。该人天启二年(西元1622年)进士。崇祯元年(1628年),孔闻诗曾条上八事,受皇帝嘉纳。后任命为井陉兵备副使。卒于崇祯十六年(西元1643年)。
鲁襄公二十二年,孔子生,随母迁居鲁城阙里。哀公十六年,孔子卒于阙里,葬于城北。孔庙建于阙里。因此,我们便可以理解阙里孔闻诗识的意思了。

吴王口发生战事,孔闻诗时任井陉兵备副使。战事结束后,孔亲到现场慰问、激励,并赞美此处可比蓬莱仙境,提笔写下上述文字,由吴王口管总刻划在敌楼基础条石之上。  



本帖由 诗书2011-05-28 23:26:48发表


拜谢诗书老师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好注!好解!好读!字里行间倾透心血,难得。长学问。拜谢诗书老师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9 15:19:10发表


朋友领我看长城-5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图十七;茨字15号与茨字14号台.
图十八;风化了的14号台门匾石刻.
图十九;茨字15号台内的半块石碑.
图二十;茨字14号台内的整块石碑.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691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691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691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6913.jpg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5 20:48:11发表


朋友领我看长城-6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图二十一;由小站诸友找出明长城考实遗漏的茨字9号台远景.
图二十二;小站诸友曾在此合影留念.
图二十三;裂痕遍布的茨字9号台.
图二十四;茨字9号台宝贵的门匾石刻.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860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860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860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78603.jpg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5 20:51:00发表


朋友领我看长城-7
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
图二十五;茨字3号台远景.
图二十六;茨字3号台中景.
图二十七;茨字3号台近景.
图二十八;完好的茨字3号台门匾石刻.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80310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80311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80312.jpg
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5/13063280313.jpg



本帖由 军都山2011-05-25 20:53:51发表



www.thegreatwall.com.cn 提供支持    版本:greatwallv2.0.0
Time: 0.0093588829040527 Se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