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比较长,先拜,后读。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城里人 于2011-01-18 22:00:08发表
|
向你多学习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学习了!
本帖由 天山 于2011-01-18 17:06:46发表
|
必须向师叔学习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到底把我的帖子挤兑的翻了篇儿了。
赞叹之余,想知道你是怎么决定把功夫下在这个小堡子上的?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1-16 21:17:33发表
|
凡是两镇结合部都是我的兴奋点。向她郑大爷致敬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这个点我就是随便研究了一下,并没下多少工夫。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1-16 21:41:42发表
|
上次咱俩夜摸庐主堡的时候也没见你兴奋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他守着海淀镇的南边,我把着丰台镇的北墙,
中间只隔一条通商的古道。
欢迎师叔择日来海、丰二镇结合部小堡子内兴奋一下。
本帖由 老郑 于2011-01-16 23:30:27发表
|
赞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盖部长本周在长城上的讲话:
“今天来到 Mutianyu Greatwall, 我很happy.然后看到了诗书又一篇新作,佩服不已。
我连Mutianyu 属于昌镇还是蓟镇还没搞清,更别说宣府与大同段的。我今年退休不再当防长了,回德州老家了(不是你们Shandong province那个德州),准备向诗书学习,钻研{四镇三关志}。
这里先对诗书的新作赞一个!
本贴最后一次由老边儿修改于2011-01-15 14:01:43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1/12950710090.jpg

本帖由 老边儿 于2011-01-15 13:56:49发表
|
老边幽默,把盖部长在慕田峪长城上的讲话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改编了一下,用到这里来了,呵呵。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1-15 18:58:48发表
|
精彩论断,又上了一课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从卫图上看,旧堡堡墙不方不正,原来以为是沙河破坏所致,今读大作,豁然开朗!
另,从卫图上看,旧堡的北,西,南,三面墙皆完好,就是不见东墙残迹(如下图旧堡卫图).
请教,旧堡的东边是否以山为墙?还是诗书有东墙照片为证.谢谢!
img_file=/photo/upload/2011/01/12950523680.jpg

本帖由 老成 于2011-01-15 08:46:08发表
|
老成客气。因为它要避开沙河的冲刷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所以只能修成细长的样子。如果再宽一些就建在河道里了。东堡墙已经被拆毁,很是失望,因此我没有拍照。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1-15 18:56:34发表
|
服了,彻底服了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两个毫无知名度的破堡子,也能研究到这个份儿上。
啥也不说了,两眼都是泪!
本帖由 一根儿筋 于2011-01-14 23:22:34发表
|
洗刷刷哈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小站人才辈出的典范
本帖由 一世无城 于2011-01-15 05:21:09发表
|
大师抬举。只是凭兴趣而为罢了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1-15 19:00:35发表
|
这这这....是不是在这挖到上好的宝贝了?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这一堆堡子, 大的小的, 新的旧的, 云里雾里, 迷魂阵般.
问大先生几个小问题:
1. 明代边堡等级如何划分?
2. 堡军和长城守军是何关系?
3. 山西堡子主要损毁年代也是我朝而非大清?
4. 中国尚存古城墙的城市还有哪些?(兴城,平遥,西安,开封,南京)
全是杯具, 一切都不会再重来. 一个挣脱蒙元统治建立的光辉朝代, 在中国大地的遗迹屈指可数了....
神宗皇帝的地宫, 绝少雕饰, 白色大石简朴,纯净, 找不到半点虚浮烦戾之气, 如长城之基石, 之素砖, 硬朗而有气度.
去过明陵和清东陵, 从陵墓装饰上, 即可体会两个朝代的强烈不同. 走长城, 亦无数次, 感受到大明这种气质.
本帖由 八两饭 于2011-01-15 00:27:25发表
|
这个……这个,奇怪的问题,我差点不会回答了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其实你走长城多了大概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。
1、关于边堡等级,明代并没有具体制定出一套规章来。堡子的大小或者等级的高低,完全取决于当地关口的险要程度。关口大、虏情多、进人多,防守的部队自然就多,等级自然就高。你可以在明代书中观察两种情况。一是看堡子里驻守官员的职务,操守?守备?参将?职务越高,士兵就越多,堡子的等级就越高,说明这里十分重要。二是看这个堡子驻扎的是什么部队。是百户所?千百户所?镇卫?
2、堡子的士兵就是守长城的。他们和长城或沿途的墩台直接发生关系。
3、山西的堡子我没做过调查,也没能力调查,这是政府的事情。不过就我实地接触看,山西的堡子大部分是我朝摧毁的。
4、已经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了。
最后强调,挖到宝贝是不能在这里透露的。每次外出后备箱里都有数把铁锹大镐。我们还带着很多大蒜。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1-15 00:55:59发表
|
大蒜?驱鬼魂哈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秋阳 于2011-01-16 21:27:39发表
|
驱邪避疫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1-16 21:46:33发表
|
写帖子对咱西北军来说是张飞吃豆芽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小菜一碟。我怕没人看,还删了两千字呢。千万别那啥,咱还要接着游遍山川大河呢,攒足了劲,把脚伤养好了。咱力争出去一趟就可以写一本帖子。日积月累,两本书都能出了。
本帖由 诗书 于2011-01-15 00:05:46发表
|
大先生赶快出书, 肯定大卖!! | [关闭] [编辑] [删除] [管理] [树状]
|
一定要送学生一本签名版啊, 不带要钱的啊.
本帖由 八两饭 于2011-01-15 00:38:42发表
|
|
|